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主题教育 > 内容

论经济学的文化本位及中国经济学的建构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3 12:05:14     阅读:

[摘 要]本文尝试明确文化最初的本位含义及其鲜明的经济学思想内涵,初步论证了作为文化本位的经济学思想既是对于社会文明发展核心理念的总结和概括,同时经济学思想的发展、创新也受制于文化发展的束缚。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经济学学科化发展相互关系的典型分析,探讨了中国经济学发展所面对的传统文化理念的局限;指出中国经济学建构中传统文化本位的滞后是必须克服的难题,克服的途径是文化及经济学本身所必须经历的二次否定和三次整合。

[关键词]文化 文化本位 中国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07)01-0063-06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的中国经济学,是经济学作为学科在中国发展以来的一个老问题。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学者就在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唐庆增、马寅初等都探讨过中国经济学独立发展的可能性,并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西方经济思想差异的比较中,探讨中国经济学落后的原因,寻求中国经济学的发展道路。马寅初先生在其《通货新论》一书的结尾,就深刻地提出:'惟中国传统的思想,已不能适应世界潮流,非加以改造不可。“[1]( P273 ) 王亚南则完全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现实出发,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的经济问题,著成《中国经济学原论》。但他十分坦诚地指出:'这部书极有限,也许只能算是中国经济之科学的系统的研究之发端。“[2]( P4 ) 国学大师钱穆对于中西方发展差异的文化原因有精辟的说明,他认为:'中国文化是自始到今建筑在农业上面的,西方则自希腊、罗马以来,大体上可以说是建筑在商业上面。一个是彻头彻尾的农业文化,一个是彻头彻尾的商业文化,这是双方很显著的不同点。“[3]( P15 ) 这些都是关于中国经济思想和中国文化极其深刻和精辟的见解,启发着后来的学者更深入地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经济学的关系。新中国建立后,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中的指导地位,成为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阶段;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所关注和探讨问题不同,中国经济学的构建似乎成为不太亟需研究的选题。因此,对于经济学与文化之间究竟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缺乏足够深入的进一步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处于困难的处境。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的问题不时掀起激烈的争论。中国经济学的问题再度凸现。中国经济学长期不发达,这一方面与...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论经济学的文化本位及中国经济学的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经济学的文化本位及中国经济学的建构.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