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主题教育 > 内容

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1 06:54:36     阅读:


  [摘 要]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创新人才培养现状而言,专业分流已成共识,学生个性取得长足发展。但课程传授模式单一,写作能力培养不够,忽视文学原典阅读,人才培养质量尚待提高。可从改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建立导师制和'导生制“,丰富第二课堂,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大教育扶持力度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5-0021-0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在2018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3次,他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与手段。但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研究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 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一)专业分流成为共识
  入学后多以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为主,一两年后再分流,如分为实践型和理论型两种,前者多瞄准未来工作方向,划为文秘、师范等方向,后者以培养鉴赏性或者理论性人才为出发点,注重学术能力的提高。这种分流制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生个性长足发展
  唐贤清指出,创新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1]现代学分制、选课制等普遍建立,在有的大学还建立了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硕连读“制等,为学生更多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学设备的更新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图书馆检索系统互联和网上图书馆的存在,为学生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搜集和整理提供了诸多便利,为学生准确、迅速获取资料成为可能。
  (三)课程传授模式单一
  学校大多沿用'大班教学“模式,推行的是'大水漫灌“式教育,以'老师讲授学生听“为主,对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不够。学生处于'填鸭式“被动学习之中,强调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