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民主生活会 > 内容

民主德国(1949—1990)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受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3-02-11 18:15:08     阅读:

□ 顾文艳

在民主德国(1949”1990)的40年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与接受基本可以被视作官方政策下汉学学术生产的一部分。①相关研究对东德汉学的政治从属性均持相同判断,包括早期德国汉学家费路(Roland Felber, 1935”2001)、梅薏华(Eva Müller, 1920”2006)、坎鹏(Thomas Kampen)等人的论述。近期国内学者范劲从系统论出发,将民主德国从属于政治系统的汉学学术生产与文学交流视作德国汉学系统演化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具体参看范劲:《民主德国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自1949年宣告成立起,民主德国就为汉学家下达了'把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品介绍进来“②Eva Müller, 'Chinesische Literatur in der DDR,“ in Adrian Hsia and Sigfrid Hoefert ed., Fernöstliche Вrückenschläge zu deutsch-chinesischen Literaturbeziehungen im 20. Jahrhundert. Bern: Lang, 1991, S. 199.的任务。1953年,第一批东德学生来华交流,比联邦德国要早整整20年。这批来到中国得到现代汉语和文学知识训练的汉学学生经过几年时间,在语言专业和学术上渐渐成熟,20世纪50年代末已有第一批译介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成果。然而,由于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东德终究没能迎来类似西德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译介热潮。最迟到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民主德国的在华学生已全体返德,③根据民主德国外交部给中央领袖的文件,最后17名留华学生最迟将在1967年2月5日以前返回民主德国。Vgl. Werner Meissner, Dokument 161, in Die DDR und China 1949-1990, Politik, Wirtschaft, Kultur. Berlin: Akademie Verlag, 1995, S. 335.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译介传播工作也基本上全面停滞。在西德如火如荼地掀起对中国的革命狂热和对中国新文学的政治化接受时,东德知识界的中国现代文学学者和传播者陷入了沉默。原本主导中国现代文学传播的汉学家群体有些回归了古典文学研究的'象牙塔“,也有不少人将重心转向中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研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民主德国关系重新正常化之后才重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

在这个由密切到疏离,再重新得到接续的跨语种文学交流历程中有一个明显的操纵变因:民主德国相应于政治时局的文教政策。假如民主德国一直延续20世纪50年代初的对华政策,那么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望发展成为东德...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民主德国(1949—1990)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民主德国(1949—1990)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受.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