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观后感 > 内容

基于高校教师分类基础上“实践教师”考核评价的思考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6-23 04:32:39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就目前高校开展的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中,没有被纳入到分类体系中的实践教师提出'实践教学型“'技能教学型“两个新类别。并针对两个新类别的实践教师设计考核评价体系,将BSC(平衡计分卡)引入组织(团队)考核评价管理中,将KPI(关键业绩指标)引入个体考核评价管理中,设计适合高校'实践教师“特点的考核模型。

[关 键 词] 实践教师;分类;考核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01-0036-02

自各高校根据人事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开展了'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模式,但是高校中还存在一部分教师没有被纳入分类体系中,本文针对这部分没纳入分类体系中的实践指导教师,提出了'实践教学型“'技能教学型“两个新类型,作为高校教师分类的补充。

一、高校教师考核存在的问题

从高等教育的职能来看,高校需要教师可以承担多重角色,既能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又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突出的科研能力,还能在学生创新活动的工作中参与实践指导,还要为社会的文化传承工作作出贡献。[1]这对高校教师而言,多重任务难以兼顾,再加上高校中各个学院职能、研究所的职能、实验中心的职能都不相同,各种基层组织对教师的岗位要求、年度及聘期评价也有区别。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师,不能体现'以人为本,人尽其才“的理念。[2]尤其是在高校中指导学生实践、实训、创新活动的教师与大多数教师在岗位职能、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实践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区别。

目前,国内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实行比较广泛的量化考核与管理,以及建立在岗位目标量化基础上的绩效津贴制度。这种考核办法强调承担的教学时数、科研成果的'量“,而无法测评'质“,没有重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团结协作、关爱学生、师德师风、治学精神的评价。因此,设计探讨对实践教学型教师队伍和技能教学型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实践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总体思路与方法框架

高校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基于高校教师分类基础上“实践教师”考核评价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于高校教师分类基础上“实践教师”考核评价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