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观后感 > 内容

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肺栓塞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8-08 04:06:58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机接受不同种介入手段,其中抗凝局部溶栓治疗组(UK)14例,抗凝单纯机械祛栓组(HTD)9例,抗凝机械祛栓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HTD+UK)11例。分析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资料,主要监测术后30、60、120min不同时段肺动脉平均压、前后肺动脉造影情况。结果34例患者接受不同种治疗方法术后30、60、120min不同时段PAMP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D组于治疗后120min与UK组同时相PAMP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D+UK组治疗后不同时段与单纯UK组和HTD组比较PAMP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不同时段造影表现阻塞的肺动脉血流完全或不完全开通,血栓所致充盈缺损面积减小,与之对应的肺组织血流完全或不完全恢复;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缓解(氧分压、心率、呼吸频率),D-二聚体略降低。结论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疗效明显优越于某种单一手段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介入治疗;溶栓;机械祛栓

急性肺栓塞患病率及病死率高,目前已经成为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抗凝和静脉溶栓是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aetue ulmonary embolism,APE)常规治疗方法,但是3个月病死率仍然较高。目前,随着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介入器材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介入手段应用于临床疾病诊疗过程中,特别是多种介入诊疗技术的联合应用,越来越优化了临床诊疗途径,为临床急诊急救提供了更大的诊疗空间。我院自2004年6月~2015年12月,采用多种接入技术联合应用治疗34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4例患者,男18例,女16例,年龄32~76岁,平均(60.4±4.3)岁。有外伤史11例,长期卧床患者8例,恶性肿瘤病史3例,外科下肢骨折手术史12例。34例患者均无溶栓禁忌证。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突发气急、心慌、呼吸困难、口唇紫绀,下肢肿胀,血氧饱和度明显减低,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血压下降19例,咯血13例,胸痛29例,一过性晕厥14例,心电图异常改变31例,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肺栓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肺栓塞.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