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自查报告 > 内容

清代巴蜀大儒李惺与锦江书院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23 06:11:47     阅读:

摘 要:李惺是清代巴蜀大儒,学林翘楚,是锦江书院历史上与彭端淑、伍肇龄齐名的著名山长。他曾两掌四川省城书院锦江书院山長,在任上践行'因材施教“'学德并重“'尊师善教“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大批蜀中急需人才,人称'西沤先生“。他以性理入诗文,所作'清高古澹“而不失纯真本心,在道光文坛占有显著地位。

关键词:锦江书院;李惺;人才

李惺(1786”1863),曾名楷,字伯子(一作伯字),号西沤,清代四川垫江县(今重庆市垫江区)人。嘉庆丁丑(1817年)进士,累官至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李惺是锦江书院历史上与彭端淑、伍肇龄等齐名的著名山长。道光十五年(1835年)继王炳瀛之后,两掌教锦江书院山长将近二十年,是掌院锦江书院时间最长的山长,为四川培养了大批急需的人才,在清代书院史、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惺不仅乐于奖掖后进、作育人才,而且覃思著述,诗文成就颇高,曾一度引领道光咸丰间四川学林士风。

一、巴蜀大儒,学林翘楚

李惺祖父名振音,曾任井研县教谕,其父如连,本邑增广生。李惺少承父祖训诲,故学有本原。十四岁入邑庠,嘉庆戊辰(1808年)举人,嘉庆丁丑(1817年),得中吴其濬榜三甲第九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改散馆。散馆后于嘉庆庚辰(1820年)授翰林院检讨,不久即擢升国子监司业,再调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

道光壬辰(1832年),丁父丧归籍,哀毁尽礼。当时,李惺祖母袁太夫人已年九十余岁,母傅氏亦年六十有余。遂无意于官场仕进,以祖母、母亲急需终养为由,乞归乡里,以课士训徒为业。

道光乙未(1835年),李惺第一次授四川当道聘任主讲锦江书院,直到道光丁未(1847年)御任。他在锦江书院山长任上,提倡'因材施教“,以使诸生'各有以自得“,而不屑于'绳以文艺,刻意于科举功名“。对改变清代道光、咸丰之际颓靡的蜀中士风产生了积极影响。

道光戊申(1848年),受聘出掌眉山、泸州、潼川府(今绵阳市三台县)、剑阁县等地书院山长,教育培养蜀中士子。如他在泸州鹤山书院任上,不仅督课勤敏,教法端严,而且在讲授课艺时还坚持践行人伦,提倡心性之学的教化作用。黄彭年在《李西沤先生墓志铭》中记载此事时评价说:'在泸州,常表马氏一门三节,盖笃于人伦。见义必为,非道不取,若其性然。“[1]

咸丰甲寅(1854年),再受聘延掌教锦江书院,咸丰己未(1859年),因年老多病离任。总计李惺掌院锦江书院山长,前后近二十年。蜀...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清代巴蜀大儒李惺与锦江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清代巴蜀大儒李惺与锦江书院.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