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先进事迹 > 内容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10-25 04:06:46     阅读:

【摘要】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其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操作方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的特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肿瘤患者因需要多次反复化疗,PICC成为了最佳选择。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所导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但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频频发生,尤其是微血栓的形成,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科自2010-01至今2013-09开展PICC置管术121例患者,其中12例发生静脉血栓。总结发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现将原因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关键词】PICC置管术;血栓形成;预防;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12例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0例,年龄31-68岁,平均年龄52.7岁。其中乳腺癌7例、胃癌3例、直肠癌2例。PICC导管留置时间31-157天。合并疾病为:高血压病2例,糖尿病2例、隐匿性上腔静脉血栓1例。

2结果

12例患者血栓发生在置管管后14-157天,平均94天。其中有9例表现为明显置管侧上肢肿胀、疼痛、皮温增高,皮肤颜色发绀,3例表现为患肢轻微肿胀及肌肉酸胀,疼痛。精确诊,锁骨下静脉5例,肘静脉4例,腋静脉3例。12例患者在拔出导管及溶栓和抗凝治疗2-7天后症状逐渐缓解。3原因分析

3.1患者因素肿瘤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使机体属于易栓状态。[1]肿瘤细胞可直接活化凝血系统,促进血栓形成,或通过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而产生或表达促凝血因子,肿瘤细胞也可直接侵犯血管或通过分泌血管穿透性因子而损伤内皮细胞。

3.2导管因素PICC导管的机械性刺激、不规范操作可使血管内皮损伤,另外留置的导管作为体内异物不利于血液回流,常引起局部血管炎性反应,也有利于血栓形成,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导管植入后,体表被血浆、组织蛋白包裹;纤维蛋白在导管内面沉积;细菌附着其上,并迅速被生物膜包裹,免受机体吞噬,因此形成血栓。[2]

3.3化疗药物作用如顺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均可以引起血管纤维化和血管内皮的损伤,促使癌症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亦有研究报道,输注血制品、高渗性溶液等都可增加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风险。

3.4护理人员因素导管维护方法错误:高渗静脉内营养液或抽取血标本后,未及时用足量生理盐水封管;两次化疗中间休息时期未执行每周维护管道1次,均易致导管阻塞。4护理

4.1血栓形成的预防

<...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肿瘤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