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年终工作总结 > 内容

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15 04:06:19     阅读:

摘要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可经叶蝉、飞虱等昆虫介体传播,感染1 000多种植物,产生丛枝、黄化、韧皮部黑斑坏死等症状,给农业、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对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当前植原体效应蛋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植原体;基因组;效应蛋白;病原寄主互作

中图分类号:S 432.1

文献标识码:A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分类上隶属于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又称无壁菌门)柔膜菌纲(Mollicutes)植原体暂定属[Candidatus (Ca.) genus Phytoplasma]。它可通过具刺吸式口器的叶蝉、飞虱、木虱、蝽等半翅目昆虫感染一千多种植物。在被感染的植物中,植原体主要定殖于韧皮部的筛管细胞中,引起植物的病症有丛枝、黄化、植株退化矮缩、花变叶、花绿化以及韧皮部黑斑坏死等(图1)。在昆虫介体中,植原体随植物汁液被昆虫取食后进入昆虫肠道,再穿过肠壁细胞进入昆虫的体液循环,最后主要在唾腺细胞中增殖。当昆虫介体再次在植物的韧皮部取食时,植原体又随着昆虫回吐的唾液进入植物中,完成侵染循环[1]。植原体病害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业及果树生产带来巨大的危害,我国发生的泡桐丛枝病、枣疯病、小麦蓝矮病、槟榔黄化病以及国外发生的葡萄黄化病、苹果簇生病、椰子致死黄化病等都是由植原体引起。

植原体只能寄生在植物或昆虫的活细胞内,迄今为止无法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很难进行生理生化特性、代谢需求、致病机理以及与寄主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获得植原体的全基因组序列,是研究植原体这种难培养细菌的重要基础,也一直是植原体研究的热点与难点。

1植原体的物理图谱研究

早期的植原体基因组研究,测定了植原体基因组的G+C含量和染色体的大小,并构建了植原体染色体的物理图谱。

G+C含量是基因组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种属特异性,也是柔膜菌纲细菌鉴定和分类的重要参数。柔膜菌纲细菌的G+C含量大多在24%~35%之间[2]。

1989年,Kollar等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研究发现,苹果簇生植原体、长春花小叶植原体等基因组的G+C含量在23.0%~26.2%之间,同时在植原体的基因组中只检测到了很少量的甲基化碱基[3]。同年,Sears等用相似的技术方法对晚樱草(Oenothera hookeri T. & G. strain Johansen)变叶病植原体基因组...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