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月工作总结 > 内容

信息环境下强化课程意识的教学行为组合解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1 06:55:26     阅读:


  摘 要: 教学行为在信息环境下面临着重塑和转换,把课程意识引申并融合到研究性学习进程中,进行教学行为组合的有效性设计,通过教学实践层面中的内在逻辑来分析教学行为组合的运用策略,淡化教学主观性,培养教师教学行为中课程因素的自觉性,以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合理化及适应。
  关键词: 信息环境; 教学行为组合; 课程意识;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08)01-0072-04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及课程意识的树立等内外部条件的迅速变革导致教学生态显著区别于传统教学,因此教学行为组合的常态流程要逐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信息化教学互动性与开放性的特征,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实融合的情境可让教师不断灵活地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挖掘其在教学上的潜力。教育信息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性条件,同时把课程意识融合到研究性学习进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可以促进相应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的变革,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与创造性的研究。当然在此过程中衡量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获得的进步和发展,应该把有效学习活动作为基本逻辑起点。注重教师课程意识的培养等于真正做到课程实践的自觉性,这才是教育的关键所在,让教学不仅要保证最优,而且要保证有效,因此对教学行为的整体构架要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研究与实践并重[1]。
  
  一、信息环境下教学行为组合的有效性设计
  
  信息化社会带来了教育的信息化。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实现,教育信息化、信息离散化意味着知识传递方式、途径等方面产生了变革。在学科知识以信息资源的方式广泛存在并且自由开放、知识获取途径多样化、获取机会和成本相对均等的条件下,教师不再拥有控制知识的主导权,教师角色中知识来源的作用将弱化,虽然参与主体即师生还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但空间构成却发生了变化。师生角色的转换为虚实对称、主客体地位相互变迁,在不同的活动空间、不同的时序条件下不断调整,使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呈现了多样性,教师既可在真实的课堂上、也可在虚拟的信息环境中体现教师的角色行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信息化新型学习生态环境中各有机因素关系相对复杂,教师的教学行为面临着重塑和转换,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对物质条件的依赖程度提高,教学进程中把媒体...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信息环境下强化课程意识的教学行为组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信息环境下强化课程意识的教学行为组合解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