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内容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7-24 04:55:32     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并分析其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60例,根据患者病灶的特点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疾病预后良好,手术前后临床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须根据患者肿瘤病灶的部位、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方法,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不同入路; 颅脑肿瘤; 临床途径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0007-03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颅脑肿瘤的治疗方法从单纯的保守疗法到外科手术根除治疗,且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颅脑肿瘤治疗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1]。显微外科手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及应用。目前,关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的研究不断增多,尤其关于术后的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2]。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探讨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颅脑肿瘤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23~65岁,平均(43.3±6.6)岁。根据颅脑肿瘤部位分类:脑桥小脑角部16例、岩斜区部13例、第三脑室前部11例、鞍区部8例、丘脑-基底节区部6例、颅前窝底部3例、小脑部3例。

1.2 纳入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头部不适(头痛、头晕、头麻)、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及视乳头水肿,或由肿瘤压迫导致的癫痫及其他症状;患者中查体可出现克尼格式征、布鲁津士征、巴宾斯基征或昂伯征阳性;(2)实验室检验:脑脊液检查可见蛋白升高、压力升高及白细胞计数升高。(3)影像学检查:CT、MRI扫描显示肿瘤病灶部位信号强度出现变化[3]。(4)此次研究病例及家属均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脑桥小脑角部:本组16例患者均经乙状窦后入路行切除术,其中全切14例,次全切除2例。(2)岩斜区部:本组13例患者均经改良乙状窦前入...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显微外科手术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途径和疗效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