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内容

PMA—LAMP法对克氏螯虾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9-22 04:05:50     阅读:

摘要: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PMA-LAMP)对克氏螯虾(Cambarus Clarkii)样品中沙门氏菌进行快速检测,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验方法。分别采用PMA-LAMP、PCR检测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MA-LAMP法检测限为2×10 CFU/mL,PCR法和GB/T 4789.4-2008检测限为2×103 CFU/mL。采集湖北省省内60份市售的克氏螯虾样品,分别采用PMA-LAMP检测方法、PCR检测方法及国家标准方法(GB/T 4789.4-2008)对样品进行检测,PMA-LAMP 方法检出6例沙门氏菌,阳性率为10%;PCR检测方法检出4例沙门氏菌,阳性率为6.7%;国家标准方法检出4例沙门氏菌,阳性率为6.7%。

关键词:PMA-LAMP法;沙门氏菌(Salmonella);克氏螯虾(Cambarus Clarkii)

中图分类号:TS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3-5854-04

湖北省是小龙虾(克氏螯虾,Cambarus clarkii)养殖大省,小龙虾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安全问题。2010年7月份以来,南京陆续收治因食用克氏螯虾而入院的病人,经检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哈夫病)。螯虾体内的药物残留、重金属及携带的病原微生物都可能成为哈夫病的致病因素。克氏螯虾养殖主要分布于低湖田、水稻田、池塘、沟渠等地区,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克氏螯虾体内可能寄生多种病原微生物,在养殖、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均有可能产生安全隐患,但是这些过程食品安全隐患很难被发现,只有进入餐饮环节后,安全问题才得以突显。因此在小龙虾养殖业中建立快速监测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及制定标准化的养殖体系迫在眉睫。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可引起人畜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等症[1,2]。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传统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由于其检测周期长、程序复杂等缺点已不能满足现代检测要求,因此研究沙门氏菌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显得尤其重要[3-5]。常规检测采用传统培养方法,致病菌需要独立的检测方法单独进行检测,工作量大,检测周期长,且受到检测人员的专业、经验等多种因素限制,容易出现误判[6,7]。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逐步应用,致病菌的检测效率也逐步提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不断应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但PCR技术在现场快速检测适用性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PMA—LAMP法对克氏螯虾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PMA—LAMP法对克氏螯虾样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