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周工作总结 > 内容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12-06 04:06:44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文章编号:WHR2018051099

【摘 要】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方法一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诊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3%、住院时间(5.98±0.51)d、生活质量(90.80±1.85)分、护理满意度97.3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手段,综合应用到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急诊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病情康复,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抢救的安全性。

【关键词】 急诊护理干预;心肺复苏;康复效果;不良反应

心肺复苏为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主要手段,心肺复苏后的护理效果,是决定患者康复情况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指出,在心肺复苏期间,加强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病情康复。本文于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急诊护理干预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8例。干预组患者性别:男/女=19/19。年龄49~85岁,平均(62.95±1.76)岁。疾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15例、肺栓塞10例、中毒10例、其他3例。对照组患者性别:男/女=18/20。年龄50~88岁,平均(62.82±1.60)岁。疾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14例、肺栓塞11例、中毒9例、其他4例。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肺复苏方法 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方法一致:1)开放气道:使患者去枕平卧,护理人员处于患者一侧,将患者头部后仰,使气道开放。2)口对口人工呼吸:捏紧患者的鼻孔,深吸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用力吹气,使患者胸廓扩张。吹气完毕后,松开捏鼻孔的手,使患者胸廓及肺部自行回缩,使肺内二氧化碳排出。吹气频率:14~16次/min。3)人工循环:将手指置于患者气管及颈部肌肉间按压10s以上,双手握拳,拳眼向上,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如心脏未复跳,则需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复跳。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