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季度工作计划 > 内容

臭椿白粉病的病原鉴定及应用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02 04:29:07     阅读:

摘 要:臭椿白粉病是危害臭椿的最主要病害,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臭椿白粉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鉴定结果表明:臭椿白粉病的病原菌为棒拟小卵孢Ovulariopsis guttata,可利用此病原菌抑制臭椿的滋生繁殖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臭椿;白粉病;棒拟小卵孢;形态鉴定;分子鉴定

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属枯木科(Simaroubaceae)臭椿属(Ailanthus),落叶乔木,原产于中国,18世纪作为观赏植物及药用植物传入北美。臭椿根系发达可破坏公路、堵塞下水道,其叶片和花可发出难闻的臭味,花粉可使人过敏,臭椿的危害使人想尽办法但均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入侵物种原产地寻找一种自然生物控制因子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防治手段,因此,在中国寻找臭椿病原菌、筛选合适的生防菌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广泛调查山东省济宁地区内臭椿病害种类并在各地采集大量臭椿病样,记录并整理了臭椿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多种臭椿病害,本研究通过对臭椿病样进行症状观察、形态鉴定、单孢分离、菌株纯化、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表明,引起臭椿白粉病的病原菌侵染性较强,臭椿发病最为严重。因此,臭椿白粉病病原菌可作为有效的生防因子抑制臭椿的大量滋生繁殖。

一、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从任城区长沟镇驻地采集臭椿白粉病发病叶片,将采集的叶片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湿并迅速带回实验室进行接种试验。

供试培养基:山梨醇300g,苯并咪唑35mg,琼脂10g,加水至1000mL煮沸,倒板备用。

1.2试验方法

1.2.1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制备好的培养基冷却凝固后,插入新鲜臭椿叶片,采用单孢分离法,将野外采集的病叶的分生孢子轻轻抖落在玻璃纸上,用玻璃丝在解剖镜下挑取单个分生孢子接种到新鲜叶片上,封口,放入光照培养箱中,12h/12h光照,25℃,5d观察一次叶片发病情况。

菌种的纯化及扩大培养:待培养皿中叶片发病并产孢后,将其转接到臭椿植株上,12h/12h光照,25℃条件下培养。单孢分离后的菌种转接后的发病植株要做好隔离,以保证菌种的纯化。

1.3症状观察

将采集到的臭椿白粉病病样及致病性测定试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臭椿白粉病在整个臭椿生长季节的发病症状及病情发展情况。

1.4形态鉴定

将不同时期采集到的病原菌进行镜检观察,观察其菌丝、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闭囊壳、子囊、子囊孢子的形...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臭椿白粉病的病原鉴定及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臭椿白粉病的病原鉴定及应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