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财务工作计划 > 内容

后现代视域中的ESP教学模式发展探讨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1 06:54:28     阅读:


  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对教育界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影响。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与后现代课程观在课程实施、教材编制、师生关系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有许多共通之处,推进ESP教学模式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主义;ESP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1)02-0101-04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文化领域涌动着一种新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旗帜鲜明地批判和颠覆着长久以来影响深远的现代文化思潮。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人文社科领域都感受到了强劲的后现代风,例如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等。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教育学研究者也对此思潮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推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了根据后现代主义的原则推进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发展的构想。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引介
  
  后现代主义思潮,最初崛起于建筑和文学领域,后来迅速扩展到其他人文科学包括教育领域,对教育中的课程观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后现代主义一方面指艺术界的一种超前卫的表达风格;另一方面指在高度发展的资本文化中的一种省思、批判或否定,是信息时代及后工业社会交互作用下的产物,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简而言之,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否定及批判、反省及颠覆,更是延续及超越。
  学术界通常认为:在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有两种典型风格””批判性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和建设性的后现代课程理论,前者主要是对传统课程理论展开批判,揭示其二元论的认识论根源及其表现;后者则试图建构一种从根本上超越'泰勒原理“的、新的课程理论,如美国著名的课程论学者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课程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的'4r“原则,期望重建话语丰富、多元对话的课堂。
  理解后现代主义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可以从考察本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入手。我国在课程论研究方面起步较西方晚,作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也纳入了后现代课程理论。最为明显的是,教学研究的范式经历了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范式转换。
  首先,在课程的实施技巧方面,发生了从'课程开发“到'课程理解“的转变。现代课程研究的主要诉求是探究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程序,占主导地位的是以'泰勒原理“为代...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后现代视域中的ESP教学模式发展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后现代视域中的ESP教学模式发展探讨.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