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内容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7-25 04:35:43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骨科手术的140例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 做好心理、基础、专科、饮食、体位护理及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方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发生率为1.43% , 经专科护理、溶栓、抗凝治疗后症状消失, 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骨科手术后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可以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骨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185

由于肢体制动、血管损伤、血流淤滞以及高凝状态造成血液在深静脉管腔内不正常的凝结, 形成DVT[1, 2]。DVT是骨科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血栓一旦脱落, 栓塞重要器官, 威胁患者生命, 2012年1月~2014年12月140例患者在本科室行骨科手术, 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室行骨科Ⅲ级以上手术患者140例, 其中男78例, 女62例, 年龄31~76岁, 平均年龄44.5岁。其中髋、膝关节置换手术48例, 多发伤92例, 合并骨盆骨折41例;多发伤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采取相应的内固定方法。

1. 2 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要每天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的变化, 并和健肢比较;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变化以及患肢皮温、色泽、疼痛、浅静脉怒张及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应高度警惕肺栓塞的发生。在溶栓过程中, 每天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征像, 并随时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变化, 警惕脑出血发生[3, 4]凝血时间为正常的1.5~2.0倍, 凝血活动度维持在20%~30% , 观察有无血尿、便血发生, 检查患肢足背动脉搏动, 下肢有无肿胀以及足趾活动障碍。

2 结果

140例患者中发生DVT 2例, 男1例, 女1例, 发生率为1.43% , 皮肤颜色青紫、淤血、患肢疼痛、皮温升高、压痛明显等症状, 查体双侧下肢相应...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