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 内容

基于AI,Studio,平台的人工智能课程设计实践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2-12-04 16:45:03     阅读:

卢 睿

(辽宁警察学院 公安信息系,辽宁 大连 116036)

2017 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人工智能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1]。教育部也将完善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核心目标[2],要求高校加强教材课件、数据案例、实验实训等方面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人工智能正推动新工科人才培养向智能化、自动化等目标转变[3-4]。随着公安大数据资源建设初具规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大数据深度应用、增加公安工作效能成为新的需求。公安机关亟需能够从事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公安院校提出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在新工科背景下,公安院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尽早起步,更需早上台阶。但是对大多数公安本科院校而言,人工智能课程是前瞻性课程,课程的教学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支柱和落脚点,因此有必要从公安院校的特点出发,对人工智能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开设人工智能类课程时,公安院校既面临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面临由于行业、师资和实验平台所带来的独特需求和困难。作为以实践为目标的新开课程,目前公安院校的人工智能课程缺乏经过验证的成熟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手段,依然采用传统的校内教师讲授与设计性实验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与公安院校学生的课程背景不相适应,难以适应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由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改变,技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也需与之适应。

(一)理论学习和实践运用缺乏连续性

人工智能类课程基础宽厚,需要多门先修课程的支撑,并需要在具体应用中训练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各先修课程大多各自为战,缺乏从工程实践出发的对人工智能课程的系统性支撑。在学习效果上体现为学生很快忘记学过的知识点,实践过程中难以串联前续知识,更难以将知识能力转化为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学习人工智能课程的积极性不足,畏难情绪突出。

(二)实验方式和软硬件环境落后

人工智能课程的实践性实验对计算机硬件要求高,实验环境搭建复杂,特别是深度学习实验环境,学校普通机房的配置很难满足GPU 运算的要求。软硬件环境的限制导致部分实验内容无法实施,实验难度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

(三)实践案例和作业选题缺乏新意

当前,人工智能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是授课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课程设计和讲...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基于AI,Studio,平台的人工智能课程设计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基于AI,Studio,平台的人工智能课程设计实践.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