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军训心得体会 > 内容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9-14 04:05:28     阅读:

摘 要: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1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I,II,Ⅲ型,其中I、Ⅲ型属于小RNA病毒科,II型属于星状病毒科。我国主要流行的是I型。

关键词:鸭病毒性肝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84

1 诊断

1.1 流行病学资料

本病主要感染鸭,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鸡、火鸡和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经呼吸道亦可感染,据推测不发生经单的传递,在野外和舍饲条件下,本病可迅速传播给鸭群中的全部易感小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鸭病毒性肝炎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主要在孵化季节,我国南方多在2”5月和9”10月间,北方多在4”8月间。在家养肉鸭的舍饲条件下,可常年发生,无明显季节性。饲养管理不当,鸭舍内湿度过高,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1.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根据本病多发于1~3周龄雏鸭,发病快、传播快、死亡率高以及典型的角弓反张特征和剖检可见的特征性肝脏出血可做出初步诊断。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临床上大龄鸭群或已做免疫接种的鸭群也可发生本病,常缺乏典型的病理变化,需经病原分离与鉴定才能确诊。

1.3 病理变化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肝脏。肝肿大,质脆,色暗或发黄,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多数病鸭的肾脏充血、出血和肿大。组织学变化的特征是肝组织的炎性变化。幸存鸭有许多慢性病变,表现为肝脏的广泛性胆管增生,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反应和出血。脾组织呈退行性变性和坏死。

1.4 病毒分離

病毒初代分离一般使用鸭胚,在鸭胚申连续传代后,很容易在鸡胚中增殖,Levine和Fabricant(1950)首次用鸡胚分离DHV获得成功。病毒感染后,适应胚主要表现为胚胎蜷缩,发育不良,全身水肿,体表充血且头颈、背部等常有散在的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2 预防

2.1 在饲养方面注意给予优质的饲料

雏鸭生长发育特别快,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雏鸭开食后,全靠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雏鸭饲料要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达到20%~22%,还要补充钙、磷和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喂全价饲料就能满足雏鸭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

2.2 雏鸭的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发育不良等后果;...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