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个人述职报告 > 内容

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9-25 05:22:40     阅读:

【摘要】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形成的静脉血栓进行临床分析进而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共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针对临床特点行积极防治,对照组患者进行妇产科的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痊愈时间方面显著减少(P<0.05),在再栓塞发生率方面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新仪器无创、简便、安全的对疾病进行确诊,在适宜时间进行溶栓、抗凝和预防肺栓塞等正规治疗等积极有效措施可显著降低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的机率。

【关键词】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的形成是妇产科围手术期患者的一种严重且临床多见的并发症,如若没有切实有效的方案进行及时救治则加大了诱发肺栓塞形成的机率和患者的死亡风险。临床上,医治人员须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综合整合分析,进而实施科学的、恰当的、依据患者自身状况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静脉血栓的形成以保证手术的成功[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择的100例妇产科患者年龄在20~69岁之间,平均为44.8±1.9岁。患者中有9例经产妇、28例初产妇,有10例患者行经腹子宫切除术、13例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另有40例患者行恶性肿瘤切除术。进行手术平均时间1.9±0.6h。患者中分别有3例、27例、7例、9例和14例合并贫血、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妇产科的常规干预治疗。观察组行综合的针对性治疗,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患肢抬高并制动,为防止栓子脱落,须禁止下床,穿高弹子袜以减轻下肢水肿;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以抗凝,0.4ml/次/d,1周为1个疗程,注射后3d加服华法林6mg/次/d,后减为3mg/次/d,3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溶栓治疗:在生理盐水100ml中加入尿激酶20万U,经患者足背静脉实施滴注操作,将患肢抬高,1次/d,连用7~10d,运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苷以1:25的比例进行扩容从而改善微循环,在此过程中亦应注意维持水质平衡和减少下床活动;手术治疗:运用血管腔内技术将溶栓导管内的溶栓药物直接灌注于血栓以达到溶解的目的。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7.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妇产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