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党支部述职报告 > 内容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3 15:06:47     阅读: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在长期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的一个重要的转变。

一、歷史的终极问题

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递进和延续的,断层的出现只是漫长和短暂的对比差异,内在的不绝如缕才是常态,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是整个中国历史的最终探索。

今天我们可以以一种后知后觉的'上帝视角“来观察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一直就有,但系统阐述不强,多层视角分析不够。如《过秦论》、《六国论》、《封建论》、《贞观政要》等,历史上的有名的'隆中对“,相当程度上是对大势的合纵连横性的分析,是典型的帝王将相论。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条河,这是时间连续性的必然作用。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必然带来阶段性的划分。基础性工作正确了,理论体系才能站住脚。我们经常说中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从相关的研究来看,同西欧封建的对比来看,典型的封建社会是周时期,因为那时才有'封土建国“,由此产生限制的权利和义务,派生出民主的先进萌芽,其主要矛盾是封国之间的矛盾,似乎和普通人关系不大。

但在马克思主义传人前,各种社会主要矛盾还处于'不完全破解“状态。洋务运动还是停留在古中国,关注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变法改动的是制度层面,但没有触动核心根本,没有找到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自然谈不上对社会全方位的触动。其失败有历史的必然性。乃至发展到后来真可谓'国不知其民,民不知其国“,中国人更为关心的安居乐业,至于谁是统治者大抵是无关紧要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说到底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框架内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其理论本质与现实基础,外在表现是民族化、本土化、具体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一种开放的思想体系,与时俱进是其鲜明特征。

1921年,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进入了崭新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阶段,宏观上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微观上说是'理论”实践”理论“。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小结,时间跨度一百年,是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

这一'百年探索“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划分态势,贯穿其中的是各阶段...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