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领导讲话 > 内容

“三线建设”:不能忘却的历史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1-07 04:16:29     阅读:


  如果没有当年的大规模建设,使西部的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状况得到改善,今天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将更加悬殊。
  
  
  20世纪60年代,贵州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在当时贵州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这场大规模的建设为推动贵州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铁路交通、机械制造和重工业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贵州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4年,在中央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冶金工业部将大连钢铁厂的两座50吨电炉和本溪钢铁厂的两台巨型锻锤搬迁到贵阳钢铁厂,迈出了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搬迁企业到贵州的第一步。贵阳市全力配合'三线建设“的开展,在很短时间内即对全市停建、缓建的项目和正关闭的厂房厂址、可开发利用的楼堂馆所、空闲土地进行了核实登记,提供给三线建设领导小组和即将搬来贵阳的企业选用,还拨出贵阳郊区的部分土地,为内迁企业的建设创造条件。
  中央决议,贵州的'三线建设“,是以铁路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使能源、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相互配套的全面建设。迁到贵州的企业,以航空、军工、电子、化工、精密仪器等工业门类为主,贵阳郊区承担了部分企业的搬迁、扩建和新建任务。
  来自东北、华北和沿海大城市的内迁厂职工,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与贵阳市抽调的1.1万名援建职工一起投入建厂施工。从上海来贵阳落户的1400多名仪器仪表企业职工,只9个月就建成了3座仪器仪表总装大楼,随即又建成3座仪器仪表整机厂,很快生产出了贵州制造的第一只电表和第一台仪器;开发了一大批援外和国防建设需要的具有高水平的新产品;形成了能生产23大类、44个系列、156个品种、几千个规格、年产30万台电工仪表的大型联合企业。
  '三线建设“对贵阳经济发展起的作用及取得的成就巨大。
  1965年,川黔铁路通车,打通了贵州与四川之间的铁路通道。1966年7月建成的贵昆线,横跨云贵高原,穿越乌蒙群山,沟通了滇黔两省与外界的物资、文化交流,打开了西南边疆的大门,为贵州矿产资源的外运开辟了新的通道。1972年10月,湘黔铁路建成,黔桂铁路延至贵阳,打开了贵阳的南大门,全国支援'三线建设“的物资可以直达贵州。四川、云南的物资途径贵阳,中转联运,通达全国。4条铁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变了贵州的交通状况,贵阳也因此成为贵州境内铁路网的中心。
  '三线建设“的开展,也给贵阳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力量。1964年,北京、上海...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三线建设”:不能忘却的历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三线建设”:不能忘却的历史.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