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领导讲话 > 内容

2009~2014年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8-08 04:44:30     阅读: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血培养检出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4月我院儿科疑诊为菌血症或败血症的住院患儿血培养标本。结果 5 731份血培养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130份,分离率为2.3%。共分离出133株菌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19株(89.4%),革兰阴性菌13株(9.8%),真菌1株(0.8%)。前5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肠球菌属、链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95.5%的菌株分布在<3周岁患儿,86.5%分布在<1周岁。药敏结果显示,93.9%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β-内酰胺酶,80.0%耐苯唑西林,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耐药严重。但对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替加环素均100%敏感。结论 儿童血培养检出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且耐药情况严重,临床上应加强细菌监测以指导合理用药。

[关键词] 儿童;血培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8-0066-03

血流感染是儿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尤其是新生儿,发病率约占活产儿的1‰~10‰,而且一旦出现脓毒性休克则病死率明显升高,新生儿中高达13%~50%。遗憾的是早期很难进行目标治疗,同时由于病原菌种类的变迁及耐药菌株比例的增长常常会导致临床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失败。因此,通过了解本地区病原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特点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9年3月~2014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患者的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治、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4年4月我院儿科疑诊为菌血症或败血症的住院患儿血培养标本共计5 731份,并剔除同一患儿重复分离株。

1.2 方法

患儿高热或寒颤时无菌采集血液标本注入儿童专用血培养瓶,及时送检置于BacT/ALTER血培养仪中,阳性瓶接种于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及麦康凯平板分离菌株,采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纸片扩散法补充耐药性检测。结果判断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的解释标准[1]。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均输入Excel软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2009~2014年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2009~2014年儿童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