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  领导讲话 > 内容

二战以后汉学在德国的流播及其学术特征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3 21:17:24     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寻绎二战以后中国古典文学在德国流播的历史进程,进行学术分期并简述各阶段代表人物及学术成果;2、探讨德国学者在接受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特征,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流播史中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二战后; 汉学; 德国流播; 学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I516.06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在内的德国汉学进入快速发展期,出现了格鲁伯(Wilhelm Grube,1855~1908)、福兰阁(OttoFranke,1862-1946)、佛尔克(AlfredForke,1867-1944)、卫礼贤(RichardWilhelm ,1873-1930)、孔拉迪(August Coady ,1864-1925)、弗兰茨>库恩(Franz Kuhn)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汉学名家。但这一好的势头,却因纳粹发动的二战而阻断,汉学教学和研究全面停滞和倒退。二战以后,德国的汉学研究就像一只东方的凤凰,经过一番战火的洗浴后,开始苏醒和重建。到了七十年代末,在中德建交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终于精力内充、展翅高飞。

二战后汉学在德国流播的学术分期及代表人物

二战后德国的汉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945年二战结束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恢复重建期;1972年中德建交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发展兴盛期;九十年代德国经济的低迷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后为转向期或历史回归期。

1、 恢复重建期(194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1945年4月30日,盟军攻克柏林。战败后的德国一片焦土,许多汉学图书馆遭到相当大的毁坏,其中包括法兰克福的中国研究院、莱比锡、哥廷根等大学著名的汉学图书馆。德国境内的大学汉学系只剩下汉堡大学一家还在苦苦支撑,但在战争中也备受摧残。战争造成的最大伤害是国内的汉学家丧失殆尽:或是受纳粹迫害被迫流亡国外,留在国内的在战后又被当成与纳粹合作而受到清洗,战后东西德分裂和对立也使德国汉学研究雪上加霜,再加上12年间的老死和得不到后续补充,使德国汉学研究人员空前匮乏。1960年,德意志研究协会在《东方学状况专题报告》中指出:'西德各大学重新开办的几年以来,(研究工作)一直为战争造成的科研後备人才短缺及大量被破坏的专业和大学图书馆所困扰“。①而且'这种缺乏,不仅单个的学者,而且整个领域和新的学术方法的移徙国外“②,直到1962年,德国汉学家的数目才与1933年前持平。研究人员的匮乏使一些汉学研究活动难以为继,如波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于1898年创办的...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二战以后汉学在德国的流播及其学术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二战以后汉学在德国的流播及其学术特征.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