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特点 > 内容

“目标预学”的教育学意义和操作初探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0 06:54:31     阅读:


  摘 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须教“。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被广泛采用和发展。本文从一堂好课基本标准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目标预学“的教育意义,探究'目标预学“的操作步骤和要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预学目标;预学练习;有效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模式,学生学习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被广泛采用和发展。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课前没有预习,即使有也是没有目标的,教师对学生的预习的指导也缺少具体的目标、过程的要求,更没有评价。而课堂上学生的自学往往又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效率低下。'目标预学“就是通过课前学生在预学目标的引导下,在学习行为的具体要求下预学,提高预学的效果,增加学习新知识的知识储备,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目标预学“的教育学意义
  1.1 '学生学会了什么“是一堂好课基本标准的思考方向
  '学生学会了什么“ 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既是教学过程的方向,又是教学有效的证据 [1 ] 。上课之前教师能清晰确定并陈述'学生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又'能学会什么“是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因此,学生的课前预学须有明确的预学目标,预学目标是评价学生预学效果的基本依据,它具体规定着预学行为活动的预期结果和质量要求,由于预学目标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使学生明确了通过预学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在目标指引下不断调整学习方式,克服困难,为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而努力。
  1.2 '把握学情,因材施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重要的是教师教会学生学,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成效是由学生体现,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内容、方式的选择都应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也就是要把握学情,因材施教。教师对学生预学的判断就是教学的'前测“,通过学生有目标的预学,教师可以更好把握学情。通过判断学生预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师在进教室前更明确学生已经到达何处,自己到底要带领学生到达哪里。
  1.3 '预学“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问题。自主学习是高中物理课标...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目标预学”的教育学意义和操作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目标预学”的教育学意义和操作初探.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