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范文 > 内容

“非虚构文学”术语翻译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31 06:02:49     阅读:

摘 要:非虚构文学等同于国内的纪实文学称谓,涵盖了非虚构小说、报告文学、新新闻主义小说、传记、游记散文和口述实录体等所有以真实描述为写作手法的文类。从1979年'非虚构文学“概念引入中国以来,从最开始的质疑,到中期的讨论争议,再到最后的认可,非虚构文学在国内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过渡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非虚构文学在国内发展壮大,一方面离不开国内文学创作环境的放松和现实主义风向奠定的土壤,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国外,尤其是美国非虚构文学的译介引进,是内、外两种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

关键词:非虚构文学;翻译传播;概念本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7)05-0067-09

1. 引言

在文学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当下中国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非虚构文学(nonfiction/nonfiction literature)作品,包括本土的非虚构文学创作和通过翻译介绍进来的国外非虚构文学作品。'非虚构“一词也逐渐成为用来研究文學创作(夏榆,2010;贺绍俊,2014等)、中国传统文艺理论(刘晶,2011;张曙光,2011等)、电视节目(张小军,1999;魏珑,2005等)、新闻报道(李希光,2017;王珊,2015等)以及海外汉学(任增强,2015)等相关领域的常见术语。但是在书写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时,大家都按照传统的文学四分法””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展开,而将非虚构文学排除在外。文学史不应也不能将日益兴旺的'非虚构文学“拒之门外,文学翻译史也不应更不能将非虚构文学的翻译传播现象拒之门外。眼下,面对非虚构文学这个概念时,几乎已到了言人人殊的地步,这种名实不符的情况不仅模糊了非虚构文学的范围和界线,有碍本土非虚构文学的发展和对非虚构文学翻译规律的把握,更会妨碍国外非虚构文学与本土非虚构文学的互动关系研究,最终会导致我国文学发展面临危机。因此有必要对'非虚构文学“概念术语正本清源,厘定内涵,廓清外延,澄清非虚构文学的名与实,捋清国内非虚构文学的发展脉络,对中国非虚构文学发展乃至整个文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2. '非虚构文学“的范畴与本质

与报告文学(reportage)一样,'非虚构“也是一个外来的写作概念。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遇刺、越南战争、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人类登月成功、水门事件等影响深远的政治和社会事件此起彼伏,许多过...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非虚构文学”术语翻译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非虚构文学”术语翻译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