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考试试卷 > 内容

刘锡诚的治学精神、学术思想及其学术史意义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4 12:02:00     阅读:

刘锡诚先生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家,也是中国原始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先行者,还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文化学者。在学界,不但他的治学成就和贡献常受人称誉,而且他的治学精神和高尚品德也常常为人津津乐道。

刘先生曾在不同场合、文章里说过这样的话:'我常以在田地里耕耘的农民自况,不管天气多么热,不管日头多么毒,在没有干到地头之前,总是弯着腰挥汗如雨地劳作,直到地头,才肯直起腰来,这时孤独的心绪一扫而光,顿时从心底里迸发出来的是一种胜利者的豪情。我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永远在劳作中的农民,靠毅力、靠勤奋支持着我的理想,靠汗水浇灌着我的土地。“①可以说,'农民“式的治学精神贯穿其一生,翻阅他那二十余本专著、文集、散文和翻译,一百多本主编和选编的丛书,一千五百余篇文章,便可深深地感受到先生用力之勤,甚至他的新浪博客、民俗学博客和微信朋友圈至今也在持续更新中。这里面既有大部头的皇皇巨著,如百万字《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九十万字《中国原始艺术》,也有见解独到的文学评论、扎实详细的文学史料钩沉,还有篇幅短小、情感真挚的散文随笔。大到一部学术史的写作,小到与文坛友人往来的一封书信,每一点思考、每一段过往,他都真实地记录下来,就像农民收获时珍惜每一粒粮食一样,学术土壤里的'收成“,他一点都不肯浪费,真可谓是颗粒归仓。'农民“般勤恳执着的本色,是其治学的第一特点。

其治学的又一特点是:'边缘人“的心境。冷眼看世界,热血诉衷肠,他忠实地记录着亲身经历的种种文坛往事:1966年《纪要》涉及问题及对'十七年文学“的评价、'伤痕文学“始末、《'歌德“与'缺德“》风波、《电影工作简报》事件、'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的终结、《苦恋》事件、'现代派“风波··谈论起20世纪后半期风云激荡的文坛时,他从不上纲上线,而是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实录论争中的人与事,纠正了许多固有的印象和观念。他以'边缘人“自况,为自己记录文坛事件与掌故、增补文学史料的文集,命名为《在文坛边缘上》。他说:'真正的文人多自谦,戒浮躁,胸怀平常之心,甘为边缘人。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②保持谦逊、'边缘“的心态,不让权力中心的种种'诱惑“代替自己的独立思考,方可写出'多少传世的作品“。可如果没有自始至终对文坛的一腔热血,如何能把那些让人欢欣、让人伤痛的历史细细密密地...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刘锡诚的治学精神、学术思想及其学术史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刘锡诚的治学精神、学术思想及其学术史意义.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