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内容

企业任性,还是执法偏见?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6-07 04:05:01     阅读:

中国《反垄断法》实施已进入了第九个年头,反垄断执法频频出招、渐入佳境。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相继公布了系列引入瞩目的反垄断调查案件,而外资企业则成了反垄断执法浪潮中当仁不让的主角。如早期的'洋奶粉“案、轰动一时的高通案以及传得沸沸扬扬的利乐、微软涉嫌垄断案中,无不闪现着外资企业的身影,当然外资企业所涉垄断案并非仅限于上述几例。由于外资企业所涉垄断案件分布领域广且重要,其处罚额度高,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时间,中国反垄断执法'存有偏见“、'是选择性执法“等舆论四起,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更引起其他国家在华商会甚至政府的'担忧“,从而给中国反垄断执法形成了无形的压力。更令人惊愕的是,即便是同样一家企业,欧美反垄断执法通常能够赢得喝彩,而中国的反垄断执法却要面临诸多质疑!为什么?是企业任性,还是中国反垄断执法存有偏见?这值得深思,更有赖专业的审视。

涉外垄断案件接二连三引质疑

事实上,中国《反垄断法》执法伊始令人焦灼的并不在于所谓外资企业垄断,而是'民怨“较高的'行政垄断“。但随着反垄断执法的推进,外资企业的垄断案件被一桩桩地披露出来,而且直接攸关百姓生活,如有关乎婴儿民生的奶粉、关乎百姓出行的汽车、关于日常通讯的芯片等,但凡能想到的似乎都躲不开外资企业的身影。这些企业在中国消费者带来先进科技、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扰和高额消费成本。也正是因为此,《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有关微软、利乐等外资企业垄断的举报络绎不绝,并为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关注和查处。

首先引起外界关注的是,2013年的'洋奶粉“垄断案,因为该案的处罚额度创当时中国反垄断执法以来之最。该案爆发原因在于,自2008年以来,大多数洋奶粉几乎以每年10%的幅度涨价,而备受社会指责并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经调查,这些奶粉企业限定最低的转售价格是典型的纵向垄断,成为市场上部分奶粉价高的原因之一。反垄断执法机构对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开出约6.7亿元的罚单,其中,惠氏、贝因美、明治等3家企业因配合调查、提供重要证据,并积极主动整改被免除处罚。无独有偶的是,国家发改委通过对高通公司长达一年多的反垄断调查后指出,高通公司实施了滥用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并于2015年2月依据《反垄断法》对其垄断行为处以9.7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60.88亿元)的罚款。这一案件在当时可谓引起了全球轰动,罚款...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企业任性,还是执法偏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企业任性,还是执法偏见?.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