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方案 > 内容

“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4 12:02:19     阅读:

摘 要:'十七年“(1949-1966)是我国翻译文学史上黄金时代,蕴含着丰富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翻译史著、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三个层面,对新时期以来关于'十七年“的翻译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不足予以分析和剖释。文章从应用翻译研究、翻译生产/出版研究、译者文化生态研究、理论融合研究四个方面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空间进行展望。

关键词:'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展望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7)03-0065-09

1. 导言

'建国十七年“(1949-1966)(以下简称'十七年“)的外国文学翻译是在特殊的时代语境和政治话语下进行的,'文学译介主要体现为一种政治关系“(朱栋霖,2009:174)。基于这种认识,长期以来,学界对'十七年“翻译的考察,将其简化为意识形态'一元化“的产物,'认为‘十七年’外国文学翻译完全意识形态化,没什么研究价值。“(方长安,2003:110)政治因素对文学作品的制约,成为十七年译介研究不言而喻的事实。在这种观点影响下,较之晚清和民国时期相比,对'十七年“外国文学翻译的关注程度和研究热度,自然冷清、落寞许多①。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十七年“的外国文学翻译并不像大多数所认为的'一片空白“,而堪称'我国翻译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译业兴盛、译人众多、译著繁富、译笔精湛的繁荣景象“(周发祥等,2009)。有数据表明,建国十七年间的外国文学翻译在数量上并不输给'清末民初“时期②,可业内对这一时期的研究热度和关注程度相对较低。但是,这种相对沉寂的状态恰恰蕴涵着研究的无限生机,有了深入发掘和阐发的可能性。截止2016年6月,笔者共收集到国内以(或涉及)'十七年“外国文学翻译为主题的翻译史著作、博士论文和核心期刊文章多种,现对上述成果③做一梳理,以期对彼时的外国文学翻译研究发展动态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貌。同时,作者也不吝献陋,对相关成果进行简单述评,并对'十七年“翻译研究(主要是文学翻译)的可能空间提出展望。

2. '十七年“翻译研究回顾

2.1 翻译史著的线性梳理④

作者以'翻译史“或'翻译概论“的名义撰写专著或专门章节对'十七年“的翻译进行梳理和概述。陈玉刚(1989)总结了'十七年“文学翻译的特点并概述了对亚非拉、俄苏及欧美各国的文学翻译。孙致礼(1996)以翻译家为主线,将'十七年“出版的...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十七年”1949—1966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