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方案 > 内容

法律常识教学中的案例处理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19-12-27 17:18:23     阅读: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中学生的法律素质,提高中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大势所趋。在中学法律常识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而且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我们进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法律常识案例处理现实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087
  当前,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其一,防止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二,让中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捍卫合法权益。
  一、从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出发谈对案例的处理方法
  初二的法律常识教育是中学教育的一大亮点。初二思想品德教材提供了各种案例,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的案例分析,用较多的案例来诠释法律理论是法律常识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案例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是中学政治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1.导思法。用鲜活的案例引出新知识,可以引起学生思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大家都知道人的认识过程存在的规律,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先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入手,使学生通过案例获得第一印象(即感性认识),然后再在教师的讲解中不断加深理解,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例如在课堂中导入刚发生的某明星酒驾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明白酒后驾驶的危害性,一举两得。
  2.例证法。即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来阐述法律知识。法律知识一般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比较枯燥。如果能够在课堂讲授中适时穿插一些具体、生动的案例,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毒品的危害,学生难以有深刻认识,这时列举某明星一朝吸毒身败名裂的案例,对学生的说服力不言而喻。
  3.比较法。即用案例引导学生对性质相似的法律知识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区别异同,加深认识和理解。法律常识中的一些法律概念、条文往往只有一字之差,如果没有具体案例进行对比,感受它们的异同,学生很容易混淆。例如吸毒和贩毒,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等等。通过对相似概念进行比较,学生就掌握了一个学习法律常识的新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同样是拘留,行政拘留与刑事拘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法律常识教学中的案例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法律常识教学中的案例处理.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