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公文 > 内容

论毛泽东“人民”概念的形成及特点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22 21:07:20     阅读:

[摘 要] 毛泽东笔下的'人民“是一个具有特定政治意义的概念。它是以近代以来中国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的革命运动为历史前提,以分清敌我友为逻辑起点的。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外延归纳到内涵提炼的过程。毛泽东的'人民“概念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鲜明的阶级性、深刻的历史性、足够的广泛性等特点。

[关键词] 人民 历史前提 逻辑起点 内涵和外延

毛泽东将'人民“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赋予其特定的政治内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是与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变迁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毛泽东'人民“概念形成的历史前提和逻辑起点

(一)毛泽东'人民“概念形成的历史前提。毛泽东'人民“概念形成的历史前提,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斗争历史。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就逐步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由此,对外推翻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对内推翻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政治民主的革命斗争,就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题。

近代中国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80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30年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要么是由农民阶级发起和领导的,要么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发起和领导的。虽然,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也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固然有多种多样,但却有一个共同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革命的领导阶级由于受其阶级性所限,没有看到或没有重视广大受压迫、受剥削民众的革命热情和要求,因而就没能联合起最广大的力量,使得革命势力长期严重不足。孙中山在其临终遗言中就总结道:'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也就是说,即使孙中山领导的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因为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民众,也就没有找到革命的真正动力,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中国革命已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在1939年12月发表...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论毛泽东“人民”概念的形成及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毛泽东“人民”概念的形成及特点.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