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师德师风建设 > 内容

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4-02 04:07:48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 目的:比较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8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ALIF)组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PLIF)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椎体高度、JOA评分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LIF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椎体高度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两组间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年JO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及治疗后1年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ALIF与PLIF均为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术式,但ALIF术中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少。

[关键词] 下腰椎不稳症;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 687.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5200(2015)04-085-02

下腰椎不稳症临床较为常见,症状严重或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1]。通过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术重建腰椎稳定[2],我院采取前路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症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两种手术入路疗效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80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现代骨科疾病诊断与治疗》[3]中下腰椎不稳症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合并其他腰椎疾病者、年龄超过70岁者。按照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ALIF)组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PLIF)组,每组40例,其中ALIF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5.73±7.12)岁,平均病程(5.16±3.28)年,腰椎滑脱30例(退行性滑脱20例、峡部裂性滑脱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椎管狭窄4例;PLIF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36~68岁,平均(46.88±7.97)岁,平均病程(5.20±3.17)年,腰椎滑脱27例(退行性滑脱18例、峡部裂性滑脱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椎...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前路和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下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比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