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师德师风建设 > 内容

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1 06:57:11     阅读: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jlt/zjlt201021/zjlt20102122-1-l.jpg
  摘要:以目标交互作为研究旅游伦理课程设置缘起,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和谐旅游视角探讨两者关涉的必然联系及理论借鉴中人的要素,目的在于勾勒一个旅游伦理学课程结构初步框架。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旅游伦理学;课程目标;课程构架
  作者简介:王屏(1979-),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伦理、旅游文化。
  课题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项目'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XJG-07-3-43,课题主持人:王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21-0076-03
  
  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核心,于自身运作过程中显现严肃性、客观规律性特点,此种倾向同时决定课程目标的重要。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t)在其被称之课程论诞生标志的《课程论》著作中,首先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概念[1]。课程目标为一定教育阶段专业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直接指导着课程整体设计,并和课程内容共同构成课程建设初始环节。
  课程编排归属复杂系统工程,因篇幅及实践所限,笔者将课程建设定位于目标与结构理论探讨,尝试性创立解释事实框架的观念,却非设置普遍法则,而课程实施与评价则在后续教学中予以跟踪研究。
  
  一、目标交互: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之研究缘起
  
  (一)学生认知需要
  教育为完善人格特质与社会延续作出卓越贡献的实践活动,其功能发挥始终需要借助于课程。尽管我国旅游教育叙述有对学生人生态度的扶植,但论及旅游课程目标却总过分关注知识传承,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过分关注知识积累,忽略学生内在善的觉悟;过分关注知识机械记忆,忽略课程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联系。
  人性情感熏陶是近代前期课程论创造迈向现代课程论的伟大遗产,加之任何社会课程改革都存在两方面内容””奠定劳动者能力的素养训练,建立劳动能力主体者的意识形态。因此,突破现行旅游教育课程目标局限,促进学生全面思想则为旅游伦理学课程目标来源。
  (二)社会环境需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盛行注重社会因素的课程设计,其所涵盖的社会适...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