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 内容

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与提升对策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1 06:55:14     阅读:


  随着科学教育地位的日益提升,科学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部决定在中小学阶段普遍设置科学课。从科学课实施的现实看,多种障碍不断凸显,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任教科学课的教师(以下简称科学教师)之科学素养难以胜任科学课的教学,这已成为制约科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与关键,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显然,提升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是改变当下科学课现状的前提。
  一、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
  科学素养是指以科学观为核心,以科学知能为基础,以科学行为的养成为标志的一种综合结构。[1]通俗地说,科学素养是指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结构。研究表明,时下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普遍不足。
  1.科学观严重缺乏
  科学观主要包括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已有研究[2]指出,当前科学教师的科学观严重缺乏。比如,许多科学教师认为科学是科学家大脑主观建构的产物,不明白科学其实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他们以为科学能解决宗教信仰问题,而且他们认为竞争精神是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他们经常规定学生按时完成实验或探究活动,同时在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时非常关注其是否已有的或预设的标准答案一致,很少重视学生的在探究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更为严重的是,现阶段的科学教师普遍没有深切意识到开设科学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我国公众科学素养全面提高的巨大现实意义,不理解新的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把任教科学课当成一项苦差事,缺乏改革、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农村中小学的科学教师更是如此。
  2.科学知能普遍缺欠
  科学知能,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的合称。当下科学教师科学知能缺欠的主要表现有:
  (1)缺乏跨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科学课的综合性要求科学教师具有跨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以便用跨学科的、统一的科学概念去联系或融合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淡化不同学科之间的人为界限,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去认识自然,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眼下科学教师欠缺这样的结构。这是因为,时下绝大多数科学教师要么是原中师毕业生,要么是高师单一理科教育专业毕业生,前者因过去中等师范院校弱视科学教育专业而难以具备综合的理科知识,后者因高师院校专业分割太...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与提升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与提升对策.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