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课下载 >  党建材料 > 内容

长三角城市产业聚集的外部性影响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1-23 04:05:37     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外部性理论,以城市制造业数据构建专业化指标、竞争性指标、多样性指标,构建聚集经济的外部性模型,以SUR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在长三角城市中,制造业外部性以MAR外部性为主,这部分制造业面临着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的风险。那些体现Jacobs外部性的制造业更加适合在大城市生存,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外部性 制造业转型 SUR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4(a)-122-02
  1 问题提出
  长三角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城市群,其制造业不仅影响城市自身发展,还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来制造业在长三角城市发展遇到了成本上升、环境制约等问题。制造业是否需要转移,以及怎样转型发展,不仅要考虑其直接的经济贡献,也要分析其间接影响,重点需要考虑制造业外部性的影响。
  2 城市外部性理论
  城市外部性主要有三个基本理论。MAR(Marshall-ArrowRomer)外部性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相互之间的信息溢出。MAR理论认为,就像熊彼得(1942)所认为的那样,本地产业的垄断比本地产业的竞争更能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垄断限制思想的流动使得创新所产生的外部性在企业内部化了。如果外部性内部化,那么创新和增长会不断加速。
  Porter(1990),像MAR一样,认为信息溢出产生于专业化,产业地理上的集中刺激经济的增长。但他认为竞争比垄断更加能够快速孕育、吸收和应用创新。Porter外部性在地理上集中专业化、竞争性的产业城市会达到最大化。本地的竞争迫使企业要么创新业务和产品,要么企业倒闭。因此本地竞争能够促进创新的产生。
  Jacobs(1969)与MAR和Porter不同,其认为最重要的知识产生于核心产业的外部。Jacobs外部性理论认为,竞争会加速新技术的采用,多样化孕育了城市化经济,城市多样化的活动能够培育跨界的技术创新,进而引导创新和经济增长。
  外部性理论能够同时解释城市的形成以及城市的增长原因。MAR和Porter的理论认为产业应该在地理上形成专业化,以便于吸收企业间的信息溢出,区域上集中的产业应该发展得更快,因为这些区域内的企业比隔绝的企业更能相互学习。相对而言,Jacob的理论认为在一个产业多样化程度高的地区产业将增长得更快。
  对长三角城...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长三角城市产业聚集的外部性影响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长三角城市产业聚集的外部性影响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