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格式 > 内容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29 18:05:32     阅读:

摘 要:赵树理小说以农民生活和农村变革为题材和主题,面向读者为农民成人。本文着眼于赵树理笔下的特殊群体””儿童,首先从'儿童“概念界定入手,兼论作者儿童观念。再通过文本细读分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指出成人想象之下,发现儿童与失去儿童是一体两面的。最后将赵树理的儿童书写置于赵树理研究、'十七年“文学研究和儿童文学创作及研究中,探讨发现赵树理小说'儿童形象“的意义。

关键词:赵树理小说 儿童形象 《三里湾》 《刘二和与王继圣》

为农民执笔的山西作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研究成果颇丰的作家。赵树理小说研究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已走过70余年的曲折历程。由于小说题材集中于农村、农民,在小说人物形象方面的研究,学界基本以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为出发点,或分析其叙述与刻画方式,或揭示农村变革及广阔农村生活图景,鲜有人关注农民群体的不同特性。本文着眼于赵树理笔下的一个特殊群体””儿童,将其从默认为成人世界的农民群像中抽离,通过解读小说文本中的儿童形象,探讨赵树理儿童书写的意义。

一、'儿童“概念界定及赵树理的儿童观念

傅雷堪称发现赵树理'儿童“书写的第一人,本文的论述也由傅雷的这段话展开:'附带提一笔:赵树理同志还是一个描写儿童的能手。他的《刘二和与王继圣》(这是赵树理同志写的一个短篇)以及在《三里湾》中略一露面的大胜、十成和玲玲三个孩子,都是最优美最动人的儿童画像。“[1]P184如他所言只'提一筆“,自己未再撰文详细阐释儿童形象的深刻意义,读者也未看到'提一笔“之中的价值。

今借傅雷之眼光,而不完全同意傅雷之观点、立场。研究首先要厘清的问题是,'儿童“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纵观学界在儿童形象、角色的研究中多各自为营,自说自话的现象,以及诸多不必要的论争,其实都源于'儿童“概念界定的分歧。而儿童年龄限阈问题,又直接决定了儿童形象数量及对象,进一步影响'儿童“概念的形成。由文本看,《三里湾》中的大胜、玲玲和十成,赵树理一一明确'赋予“其年龄,分别为3岁、4岁和8岁。在《刘二和与王继圣》中,赵树理使用'孩子“称谓的个体共有13个,联系上下文可知,他们的年龄多为'十来八岁“,最大的不过'十二三岁“。与当今社会公认的未成年人定义不同,赵树理笔下18岁的人群不以'儿童“'孩子“为称,且与成人的界限模糊,甚至默认其属于成人世界,不难理解在当时的历史与地...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儿童形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儿童形象.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