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心得体会 > 内容

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新课改中的辩证思维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1 06:55:22     阅读:


  课程是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它是有关培养什么人的蓝图,在宏观和微观各个层面上规定着学生在校学习的所有教学内容的总和及进度安排。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实现的成功与否,亦即能否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问题。
  
  一、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
  
  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对课程问题的重视与研究由来已久,历史上曾有过不少杰出的教育家对课程作出系统、理论的分析、概括,最主要的有'学科中心“课程论和'活动中心“课程论。
  '学科中心“课程论在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中就有所体现,它强调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进行系统的、按照一定结构体系规范的分科教学,重视知识的系统学习。这种'学科中心“课程论一直是教学中的主流模式,到20世纪30年代仍为美国的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所捍卫。我国承袭前苏联凯洛夫的传统教育思想,也主要采纳这种'学科中心“课程体系。与此相对的'活动中心“课程观,最早可追溯至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到杜威和克伯屈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欧洲的'新教育“和美国的'进步教育“思想则是其发展高潮阶段。这种从儿童自身的经验出发,强调按照儿童发展的心理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重视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的课程观对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这种单一中心的课程观有了一定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教育家注意到了无论是'学科中心论“还是'活动中心论“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片面性。前者强调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结构,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对学习的影响,未顾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学科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等;后者遵循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和水平,将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但忽视了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结果不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造成教学水平不高等不良后果。这也是进步教育受到要素主义及永恒主义思想抨击的最主要原因。
  当前几种新的课程思想似乎力图综合这两者的优势、克服二者的弊端,以使课程的设置更有利于教学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主义课程观,指出在学习的认识过程中,对学科知识基础结构的掌握很重要,要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来编排一定学科的基础知识结构以提高教学质量。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课程观也主张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按前...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新课改中的辩证思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新课改中的辩证思维.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