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探讨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60例强迫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将60例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耶鲁一布朗强迫量表(DY-BOCS)评定。结果:观察组强迫行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强迫思维率低于对照组(P<0.05)。强迫思维方面对照组患者功能妨碍、控制效果、痛苦及总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强迫行为方面对照组功能妨碍、痛苦都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抵抗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更倾向于强迫思维,而强迫症患者抑郁、焦虑、痛苦、强迫体验等症状较为明显。
关键词 强迫症;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临床研究
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都是临床较为常见且难治愈的两种精神疾病。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以强迫思维及强迫行为为主,但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药物后也可出现该临床症状,这无疑加大了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难度。近些年,精神疾病患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而且临床表现也越来越复杂,特别在患者患病初期,临床症状较为多变,而且具有不典型化及轻性化等特点,辨别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就更加闲难,容易出现误诊现象。因此,探讨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精神疾病患者120例,将其中60例强迫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将60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5 - 60岁,平均(26.89±2.34)岁。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4 - 59岁,平均(26.23±2.44)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中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病程均>1年,且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症状。③所有患者均遵循自愿原则接受本次研究。④排除并发其他精神病患者。
调查方法:采用本院自编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下述问卷调查。①患者基础资料:即年龄、文化程度、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②患者性格特点:性格特点主要围绕分裂样及强迫症的...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 或 登录会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