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会计 > 内容

“大课程观”批判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1 06:52:30     阅读:


  我国在世纪交替之际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了理论与实践界对课程与教学关系的激烈探讨,当时的很多讨论以国外学者Oliva划分的五种模式(即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模式、相互交叉模式、课程包含教学模式、教学包含课程模式、以及循环互动模式)[1]为起点,在分析比较论述的基础上,更多的学者基于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立场,开始关注和提倡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模式。这一倾向虽然与我国传统上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定位反差巨大,但却在现实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取得了较多认同。时至今天,在课改十年后,我们再理性思考课程与教学的关系,重新审视'大课程观“。
  一、'大课程观“的历史起源
  课程包含教学的这种'大课程观“模式起源于西方,与我国传统的将课程包含在教学之内的'大教学观“理念直接相对。在西方学者的观念中,课程是一个更加上位的概念,课程论也是一个比教学论研究范围更广更深也更加成熟的学科,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人才培养中,课程是一个更加核心的问题,一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也都应以课程为中心展开。即便从实际的展开顺序来看,也应是先有课程才有教学,因为课程的科学性、合理性是教学有效的前提和保障。西方学者们习惯于以课程的开发为目标,然后研究这一过程中所有的相关问题,如课程目标的来源、定位,课程内容的筛选和组织、课程实施的取向和策略,以及课程评价的定位和模式等。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理论专家、评价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Ralph Tyler)在1949年提出的四个问题””'学校应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2]成为西方学者眼中课程开发永恒和经典的分析范式。
  二、'大课程观“在我国的发展
  '大课程观“的理念传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从我国自身在'课程“这一领域的研究来看,虽然从先秦时期起,就有相关的论述,但'课程论“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还只有很短暂的历史。我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课程论“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商务印书馆1923年出版的程湘帆著《小学课程概论》),比西方(博比特于1818年出版的《课程论》)晚了一百多年。但真正将课程论研究的领域扩大到教学论研究领地的是1984年山西大学史国雅发表的《课程论的研究范围及指导原则》一文,文中介绍了国外和我国课程论研究的概况,提出课程论研究的范围应当包括课...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大课程观”批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大课程观”批判.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