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烟草 > 内容

沙尘暴颗粒物致心脏毒性的炎症机制研究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2-24 04:05:56     阅读:

【摘要】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已明确沙尘暴颗粒物为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新危险因素,其独立于已知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沙尘暴颗粒物进入人体首先在肺部激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随后炎症因子进入循环系统,引起心脏毒性损伤,最终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本文就沙尘暴颗粒物致心脏毒性的炎症机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沙尘暴;颗粒物;心脏毒性;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6..02

沙尘暴是由于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常小于1k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中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由于风的影响

形成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当人们暴露于沙尘暴天气中时,含有各种

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到人体。若这些含有大量有害

物质的尘土得不到及时清理,将侵入机体并造成相应损害,从而引发各种疾病[1]。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沙尘暴颗粒物对呼吸系统的危害,但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及其机理人们了解甚少。沙尘暴中对机体危害最大的是PM。PM按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分为粗颗粒物PM10(≤10 um)、细颗粒物PM2.5(≤2.5 um)、超细颗粒物UFP(≤0.1 um)[2]。PM2.5和UFP除沉积在肺泡外,因直径很少还可穿透血气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沙尘暴PM不仅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而且还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3]。

1 沙尘暴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PM可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4]。暴露于PM对心血管系统的不利影响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产生。这两种机制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三种主要途径:PM直接进入血管、PM沉积在肺泡(间接)、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间接)[3]。因PM2.5和UFP微粒直径很小,可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心血管

系统疾病产生直接影响。董凤鸣等[5]对2007~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居民PM暴露情况进行了监测,发现短期暴露于PM可升高暴露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率,

其中PM2.5、PM10每升高10 ug/m3,所关联的循环系统死亡的超额危险度分别为0.78%、0.36%,且在温暖季节(4月~9月)时PM对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影响要大于寒冷季节(10月~3月),两季节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暴露于PM2.5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医院急救室...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沙尘暴颗粒物致心脏毒性的炎症机制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沙尘暴颗粒物致心脏毒性的炎症机制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