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写作材料 >  审计 > 内容

植物病原效应蛋白功能研究方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9-19 04:05:34     阅读:

摘要 植株病原会分泌一些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效应蛋白,这些蛋白在病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几种细菌、真菌分泌的效应蛋白研究进展,介绍了用于病原菌效应蛋白研究的试验方法及其独特之处,包括图位克隆、异源表达分析等,提出研究一个单一效应蛋白需要多种分析方法。

关键词 病原菌;效应蛋白;研究方法;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S4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116-02

植物与病原菌相互对抗的过程中,病原菌会分泌一些蛋白到寄主细胞中。这些蛋白被称为'效应蛋白(Avr)“,能够通过多种方式抑制植物免疫反应,促使病原成功侵染植物。植物主要通过2种防御反应来对抗病原菌的侵染[1-2]。一种是通过表面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如CEBiP和OsCERK1[3]等,识别病原微生物分子相关模式(Pathogen-or microb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激活植物内在免疫系统进行防御,被称为依赖于病原菌识别的免疫激活途径(PAMP-triggered immunity,PTI);另一种是通过抗性蛋白(R蛋白)识别病原菌分泌的效应蛋白,激活植物免疫系统,被称为效应蛋白介导的激活免疫途径(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ETI)[4]。随着植物病原效应蛋白基因组测序的完成,采取一定的策略分离、克隆相关Avr基因,对于Avr基因的功能及与寄主植物间的互作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现结合几种细菌、真菌效应蛋白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了病原功能效应蛋白研究策略,提出研究单一效应蛋白需要多种分析方法。

1 图位克隆策略分离效应蛋白

植物病原效应蛋白基因间的同源性较低,其表达蛋白的结构功能及生化性质尚不清楚,因此,目前克隆效应蛋白基因的主要策略是图位克隆法[5]。图位克隆(Map-based cloning)又称定位克隆(positional cloning),是一种建立在分子标记图谱基础上的基因分离和克隆技术。迄今为止,稻瘟菌中已有40多个效应蛋白基因被鉴定,其中Pwl1、Pwl2、AvrPiz-t、Avr-Pita和Avr1-CO39都是通过图位克隆得到的[6-9]。AvrPiz-t是Li等在毒性菌株81278ZB15中分离,并通过基因精细定位及互补实验证实AvrPiz-t的存在。Orbach等(2000)结合RFLP标记定位与染色体步行方法从菌株O-137克隆分离了Avr-Pita。该基因编码一个全长为223个氨基酸的中性锌金属蛋白酶,其成熟蛋白仅176个氨基酸,能与Pi-ta特异结合。但是,由于寻找与效应蛋白无毒基因紧密连锁...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植物病原效应蛋白功能研究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植物病原效应蛋白功能研究方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