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特点 > 内容

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3-09 04:06:30     阅读:

摘要:在各大高校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背景下,校企合作已成为民办院校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民办院校应分阶段通过校园学习和企业实践的模式实现对经济类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加强对学生管理和考评机制的建设,从而保证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具有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等重要作用。

关键词:经济类人才;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8-0017-02

确保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当代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校企合作能够充分通过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优势,有针对性的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保证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内涵

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利用经济类学科实用性较强的特点,将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和指导,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

(一)主要内容

第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社会适应型经济类人才是指在掌握应用性专业知识和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培养应用型人才打造其竞争优势,通过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提高就业率。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是模式的基础。校企合作需要建立健全学校与经济类相关企业的合作平台,成立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需要成熟有效的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连贯性。同时校企合作需要建立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考评机制,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学生认识到实践和实训的重要性,避免学生在企业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浪费学习时间,保证实习的效率。

第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是校企合作模式的过程。校企合作经济类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将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经济类的各个专业具有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因此,企业能够为学生进行具体的实际操作提供平台。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到进出口贸易公司进行实际单据的填写,了解贸易流程,培育职业素养。...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