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特点 > 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2-06 03:03:10     阅读:

[摘要] 存在主义是西方社会的重要哲学思潮,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则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刻体现。在高校德育中,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既有值得借鉴的合理内核,又需要对消极部分进行改造和超越。要通过学生个性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德育目标的确立,理论讲授与沟通对话互补的德育方法的完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同步的师生关系的培养,真正建构符合中国现实状况的德育体系。

[关键词] 存在主义教育;高校德育;德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5-0103-05

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潮,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的一个流派。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奈勒、莫里斯等把存在主义应用于教育理论,提出了一些主张,于是形成一种教育思想流派。20世纪60年代存在主义教育广泛流行于一些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后,逐步走向衰落。'存在主义教育以‘人的存在’为研究对象,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及个性自由发展,注重品格教育,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采用对话式的个体教育等。“[1]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教育哲学家莫里斯、奈勒,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教育人类学家波尔诺夫以及奥地利哲学家、教育家马丁>布贝尔等。

一、存在主义教育思潮所蕴含的积极德育因素

存在主义教育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主要理论基础,而'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以其人的哲学、主体的哲学、生存的哲学而对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冲击,而道德教育正是以人为对象、由人来操纵且为了人的特殊的精神实践活动“[2]122123。因而,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就必然成为人们考察道德教育的本质、探究道德教育的目的、调控道德教育的过程之重要的思想参照。存在主义教育思潮中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既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关于道德教育观的表达,又是道德教育思想家主动借鉴存在主义方法论而对道德教育理论的某种转化、改造。

(一)明确自我实现的道德教育目的观

作为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存在主义,它所谓的'存在“,'就是人的主观感受中那些尚未意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的形式,就是这种同个人以及个人的感情、情感、情绪、体验紧密相连的东西。“[3]8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自为的存在,自为的存在是意识的存在,而人的意识是自由的,故人的存在即是自由的存在。因而,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自由选择与自我实现。雅斯贝尔斯在《...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存在主义教育思潮及其对中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