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点评意见 > 内容

国内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28 21:05:33     阅读:

摘要:通识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许多综合性大学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选取四所开展通识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分析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推进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4-0053-03

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自由教育[1],又称'普通教育“,最早由美国德博学院的帕卡德教授1829年提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开展通识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人才培养观

我国现代大学创建之初,通识教育的理念便已生根。从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提倡'融通文理两科之界限“,主张文理'兼习“的教育理念,到20世纪30年代梅贻琦先生在清华提出的'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教育理念,无一不闪烁着通识教育的思想光芒。建国后,由于经济、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以俄为师“,走专业学院的道路,以培养当时急需的人才,但是高等教育过分强调实用化、专业化的弊端也随之显露出来。20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围绕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展开思考,认识到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具有成为专家的基础和素质,从而提出'拓宽专业“、'学科渗透“等形式来培养学生。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52所高校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试点,推动了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通识教育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国内高等教育界不仅积极举办有关通识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加强与国外高校的联系与合作,而且很多综合性大学都相继成立专门学院,如浙江大学的本科生院、宁波大学的阳明学院等,组织开展了通识教育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步。

相对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是一种注重理智培养和情感陶冶的博雅教育,秉承培养社会'完人“的教育理念。首先,通识教育培养的是现代社会中合格的'公民“和健全的'人“。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2]任何人才首先是社会中普遍意义上的人和公民,有健全的人格,能适应社会的文化、道德观念...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国内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国内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与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