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发言稿 > 内容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19 00:00:03     阅读:

推进素质教育的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普通高中从2004年)秋季起实施,至今将近10年,结果和质量如何?由于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因此各说各话,难下结论。素质教育的典型不少,应试教育的例子也很多。有人说,新课改播的是素质教育的'龙种“,收获的却是应试教育的'跳蚤“,是不是这样,本文不去评论。不过有一点似乎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本轮课改的预期目标至今未能达到。问题出在哪?有何解决的办法?本文针对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过程,简单叙述一些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个人想法。

一、关于课程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程是国家意志和民族利益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就体现在课程目标也即培养目标上。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定的课程目标就是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描述的那样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据我了解,大多数人对体现素质教育的这一课程目标表示赞同,没有多少异议。然而课改实施这么多年,却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我认为有课程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课程实施方面的原因。

二、关于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课程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依据课程目标,根据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科学文化发展影响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确定的,由具有不同教育功能的不同门类课程按照一定的结构构成。理论上讲,这些课程按计划按要求共同实施,最终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各门课程的课时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和作用。本轮课改依据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原则对原有的课程计划进行了较大调整,确定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综合性在义务教育阶段体现较多,选择性在高中阶段体现较多,但都充分体现均衡性。同时为了增加适应性,国家课程计划表给地方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在义务教育阶段,我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实际,根据国家的课程计划,制定了本省的课程实施计划。例如,把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时比例从国家计划的6-8%提高到8.7%(还未包括小学低年级开课的)。把信息技术从综合实践活动...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