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调研报告 >  调研报告点评意见 > 内容

课程论视角的四种心理矫正模式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31 06:52:07     阅读:


  〔摘要〕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心理矫正應该纳入课程范畴。基于课程论视角,心理学理论中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等四种理论所主张的心理矫正模式也体现为课程设计到课程运作的展开过程。确立'心理矫正课程“的理念,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矫正与课程教学的实质性融合具有操作意义。
  〔关键词〕心理矫正;课程论;精神分析;行为理论;人本主义;认知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1-0009-04
  伴随着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心理矫正的理论与技术也不断丰富、发展起来。近百年来,心理矫正的流派不断涌现,数以百计的心理矫正模式也应运而生,较具代表性的有四种模式: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精神分析矫正模式、以行为理论为基础的行为矫正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人本矫正模式、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认知矫正模式。从原始意义上讲,这些矫正模式与课程论没有必然联系,但从学校情境中考察,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这些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基于课程论视角,四种矫正模式都包含着课程的设计与运作,心理矫正的过程也是课程设计与运作的过程。
  一、精神分析矫正课程模式
  精神分析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S.Freud),他所创立的精神分析模式是现代心理矫正的基础。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行为主要受非理性的冲动、生物的需要以及本能的驱动所决定,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是导致心理失调的致病因素,心理矫正的目的在于将被压抑但可导致焦虑的情绪与冲突带入意识层面,使行为更有方向,使心理能量得到发挥。精神分析矫正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自我防卫理论三方面。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两个意识境界,居于底层的是潜意识(unconsciousness)境界,这一部分被称为本我(id),表现为与生俱来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居于上层的是意识境界,包括自我(ego)与超我(superego)两部分,自我是由本我分化出来,在现实环境中发展起来,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是自我的提升,遵循道德原则。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是由性(libido)展开的,依次分为口腔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卫理论认为,在人格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而引起的痛苦与焦虑,个体会采取自我防卫的方式,如压抑、投射、转移、升华、退化、固着、...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课程论视角的四种心理矫正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课程论视角的四种心理矫正模式.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