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发言稿 > 内容

现实与诗意的纠结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12-31 03:06:20     阅读:

张伟明的中篇小说《卢树的月光》(载《作品》2010年10月下半月刊)是现实与诗意的,是张伟明式的。

卢树是小说的主人公,'月光“是他家那匹马的名字。小说的情节发展其实十分简单,但始终能让读者浸泡在一种朦胧的、诗意的又搁浅在现实的氛围之中。卢树是一个仍在读初二的少年,父亲在一次伐树时不小心腰椎粉碎性骨折,这次变故,对于一个山区的贫穷家庭来说,无异于折断了顶梁柱。因此,哥哥去砖场打工,母亲忧伤无望,同学异样的眼神,外出打工同学信件的内容,家庭日趋拮据,包括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为了父亲治病,为了不让妹妹失学,这一切都使卢树坚定了去深圳打工的念头。小说从交代卢树为何出外打工开始,至到达打工目的地结束。这个过程糅进了卢树对打工的良好愿望与初步想象,以及他骑马去深圳路途中的短暂打工经历。严格说来,这不算是他打工生涯的开始,作者也无意把这说成是卢树的打工人生,或许其本意是想说明,许许多多像卢树一样的打工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前因。所以,小说从整体上来说,只是在上演一幕打工的序曲。

20世纪90年代初,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外来妹》讲述了一个'寻梦“的主题。'孔雀东南飞“成为一个时期独特的风景,中国迎来一个打工的时代。与此相伴生发的,就是打工文学的出现,出现了张伟明等'五个火枪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打工文学作品。这些打工文学记录了一代打工者的人生境况与心路历程。

二十多年过去了,打工文学在张伟明笔下又出现了一次新的生机与突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大量打工者本身身份的变化,打工者出现大量的回流现象,也出现大量再次出外漂泊与散流的现象,更何况打工地域再也不仅局限于珠三角地带,而是扩散到全国各地。无论是哪种情况,整个社会都可能出现外出打工者重新'洗牌“的局面,这种现象也必然在文学上有所反映。在这个意义上,张伟明提出'后打工文学“概念与进行的写作实践,是社会现实与主观自觉结合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与王十月把打工现象上升到民族与国家高度的叙事不同,张伟明的笔触仍然专注于个体,塑造的是一个个带有普遍性而又深具独特性的打工者形象。应该说,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提升,是宏观与微观双向度的掘进。

首先来看小说的形式。打工文学从整体来说,应该属于'草根“一类的写作。这类写作,大多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尤其是打工文学初期的作品,均以反映原汁原味的'毛茸茸“的打工现场见长。所以,朴实的...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现实与诗意的纠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现实与诗意的纠结.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