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应急预案 > 内容

攻克技术难点,促进血管外科全面发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5-21 20:13:00     阅读:

2017年5月6日,在'第六届西北血管论坛暨第12届长安血管论坛“上,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血管外科主任朱化刚教授作了题为《破裂性主动脉疾病救治绿色通道的建立与思考》的专题学术报告,其系统、详尽的报告内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据记者了解,从事普外科工作30余年的朱化刚教授,为了医院学科发展的需要,真正介入血管外科专业工作不到10年时间,可以说是'半路出家“;但他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始终关注学科前沿信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目前除了擅长普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外,在血管外科方面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在院内率先独立成功开展急、慢性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手术、特殊内脏动脉瘤手术等。因此,本刊记者就如何解决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技术难点等问题,对朱化刚教授做了独家专访。

术前精心规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采访一开始,朱化刚教授首先说:'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广大医生对该疾病的理解和认识的提高,主动脉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因主动脉疾病大多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因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谈及他长期研究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及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朱化刚教授表示,这是目前主动脉病变手术治疗中常用的方式。随着医生经验积累及腔内器具材料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腔内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其最大优点是创伤小,无需开胸或开腹。由于其微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甚至首选;但腔内治疗技术也存在很多问题。因为个体差异,目前现有的耗材和技术还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要求。

朱化刚教授强调说:'术前是否精心规划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做到术者脑中有手术效果图、有具体‘施工图’。“术前规划首先是术前评估,包括:心、肺、脑、肾、肝功能指标的测定;病因学检测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动脉瘤等。全主动脉薄层CT扫描是腔内修复规划和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影像应包括自颈动脉根部至股总动脉分叉,通过CTA可以了解胸/腹主动脉病变的性质,病变累及范围,病变的严重程度(有无胸腔积液及内脏肢体缺血),夹层真假腔的判断;进行腔内修复相关的测量,其中包括病变长度/直径;近远端瘤颈长度/直径、夹层破口的位置、成角/扭曲、髂股动脉通路直径、侧支血管开口位置等;进而对腔内修复入路进行选择、方案的制定。

关于支架的选择,朱化刚教授认为...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攻克技术难点,促进血管外科全面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攻克技术难点,促进血管外科全面发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