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党课下载 >  党建材料 > 内容

我国体育场地投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03 06:53:47     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目前体育场地的投融资模式,对我国体育场地投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及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体育场地投融资模式由财政型融资向项目融资等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模式转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体育场地 投融资 问题 对策
  作为建设和运营项目的体育场地的融资,其主要特点包括:第一,体育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单独的企业和个人往往难以承受;第二,体育场地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场地的现金回报;第三,回报率低和周期长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投资于体育场地的建设;第四,体育场地融资风险巨大。相关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场地的投融资模式不能再简单地依靠财政拨款,而是要走投融资市场化的道路,开阔融资渠道,利用资本市场和各种新的金融工具为体育场地的建设筹集更多的资金。
  一、我国体育场地投融资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体育场地投融资体制性障碍
  一方面,我国体育场地经济主体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等公有经济,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可以得知,当前81万多个体育场地(不含解放军、武警、铁路系统)中,国有经济占64.4万余个,集体经济占12.6万个,公有制经济成分达95%以上,民间资本投入不足5%。作为投资主体和决策主体,国家和各级政府决定了体育场地的建设,而不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体育场地的融资仍然处在财政拨款型融资的体制下,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承担了投资主体的全部职能,因此场地的建设主要从国家需要考虑。由于体育资金的分配格局由国家决定,体育场地需求信息的缺失使得体育场地建设资金的配置效率低下,无法真正地满足体育市场的需要。同时体育资金的短缺和使用效率低下并存,部分地区没有充足的财力修建体育场地。而有些地区体育场地的运营并不能维持自身的运营,场地使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和决策主体出现,因此在场地的建设和日后的运营维护中承担了无限责任。
  这种垄断模式使得我国体育场地的建设处于资源配置的低水平,虽然体育场地的数量显著增加,但是在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满足上却并未得到很大的提升,有竞争力的企业无法进入该领域,无法引入市场竞争。体育场地的主管部门因为职责的限制也不能完全依照市场规则来运作体育场地,导致体育场地回报现金流有限,政府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
  (二)体育场地项目投融资的经济强度...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我国体育场地投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我国体育场地投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