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对照材料 > 内容

高等教育机会数量与质量不平等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3-28 06:53:37     阅读:


  DOI:10.13948/j.cnki.hgzlyj.2018.12.007
  摘要:本文基于微观教育决策理论,综合运用二元Logit和多元Logit方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分析城乡背景和家庭背景交互作用导致的高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本文结论表明,城乡分割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使得不同家庭背景群体教育决策迥异,从而扩大了高等教育机会数量和质量上的不平等。数量层面,家庭教育背景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在于农村群体和低教育程度群体;家庭职业背景引致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集中于农村群体和农民群体;质量角度,对同一教育程度群体而言,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随着学校质量提高而逐渐扩大,重点学校机会不平等最严重。农民阶层上重点学校机会不平等扩大;同一职业背景,学校质量越高,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越大。
  关键词:教育机会不平等;城乡;教育决策;家庭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流动研究的核心之一是关于教育机会的获得,教育作为社会流动和代际传承的主要机制,不仅是弱势阶层实现阶层流动的渠道,也是个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其中教育不平等的作用尤其重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对教育不平等的原因和变化趋势已做出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学界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考察家庭阶级地位(职业背景)、文化背景及家庭经济地位等家庭背景因素以及社会结构性因素。国内学者通过一系列微观数据研究证实,家庭背景的影响使得子代的教育机会获得在90年代中后期差距逐渐拉大(刘精明,2006、2008;李春玲,2003、2010、2014;李煜,2006;吴晓刚,2009;吴愈晓,2013;侯利明,2015;唐俊超,2015)。国外学者主要集中于研究家庭收入和父辈教育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大多研究认为出生富裕家庭子女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在教育机会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占优势(Hill,1987;Plug,2005)。并且父辈接受过更高教育水平,其子女更倾向于接受更多的教育(Hill,1974;Teachman,1987;Neal,1997;Chen,2009)。毋庸置疑,从微观个体层面来看,家庭背景会影响家庭的教育决策,从而影响子代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诸如教育政策、民族(种族)、性别、地区、城乡差异。以往的研究多从社会分层、阶层背景以及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教育机会不平等,而缺乏对微观个体教育决策的考量。另有部分研究关注社会结构如性别(吴愈晓,2012;张兆曙和陈奇,2013)等因素与阶层背景的交互...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高等教育机会数量与质量不平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高等教育机会数量与质量不平等.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