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月工作总结 > 内容

初中教师共情能力调查及对策探析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1-01-16 15:11:19     阅读: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本研究采用台湾学者吴静吉等根据Davis人际反应指数(IRI)量表修订而成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江山二中教师的共情能力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初中教师共情能力总体上居中等偏上;初中女教师的幻想力水平、身心忧急水平及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男教师,初中女教师的同情关怀水平显著高于男教师;班主任与非班主任、不同年级段的教师其观点取替水平、幻想力、同情关怀、身心忧急及共情能力总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在观点取替、幻想力、身心忧急及共情总体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同情关怀水平随教龄增长而提高。对策与建议:师训部门要加强教师共情技术培训,加强新教师职前职后的共情能力培养;学校、家庭要重视中小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教师;共情能力;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03-0022-03

共情的概念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共情,也称为同感、同理心,是指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共情大致可分为 '自发的共情“和'习得的有意识的共情“。自发的共情是指'基本共情“,是人的天生的自然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特质,而有意识的共情则需要有意识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共情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被理解,教师对学生的共情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教师与初中生沟通时,更需要了解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关爱学生,也就是说,初中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共情。因此,研究初中教师的共情能力具有实践价值。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助人性特点,教师的共情与具有共情特点的师生关系一直受到国外共情研究者、教育家与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从教师共情的定义、教师共情的测量、教师共情对学生学业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师共情的现状与特点、教师共情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多数还停留在对教师共情的内涵、重要性或作用方面的探讨上,只有少数学者对教师共情能力开展了一些实证性研究,如浙江师范大学孙炳海、李...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初中教师共情能力调查及对策探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初中教师共情能力调查及对策探析.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