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内容

鼻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材料写作网    时间: 2020-09-30 04:05:57     阅读:

【摘 要】变应性鼻炎是鼻炎中较常见的一种,并且近年来患病率显著增加,本篇主要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上做一个综合的论述。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74-0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一种[1],是IgE介导的鼻粘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两种,其中20%为季节性,40%左右为常年性,其余约40%为二者并存。最近十多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的AR患病率显著增加,它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社会负担,值得重视。关于本病的研究较多,现就近年来的研究作一综合论述。

1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变应性鼻炎是鼻部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涉及大量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多因素、多环节的共同作用。

1.1 特应性个体与卫生假说 特应性个体又称过敏性体质,是患者体质异常,对环境中某些刺激物特别敏感,表现为皮肤和粘膜有变应性或渗出性病变倾向。卫生假说是指可能与现代社会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环境有关

1.2 Th1与Th2平衡机制 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既参与对感染的适当免疫反应,又参与对过敏原的超敏反应。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则主要是由Th2细胞驱动的,变应性鼻炎患者Th1数量下降,Th2水平明显升高,Th1/Th2平衡失调。

1.3 IgE及其受体 IgE主要由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的固有层浆细胞产生,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变应原首次进入机体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导致变应原特异性IgE的产生,当再次接触变应原后,IgE与受体结合交联,激活肥大细胞、嗜碱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介质,进而刺激鼻粘膜引发一系列症状。

1.4 神经调节 鼻粘膜上分布有丰富的神经,研究表明,鼻内镜手术时联合射频点射蝶腭孔,既降低了感觉-副交感神经反射,又改善了鼻腔通气引流,有利于减少血管张力,减少腺体分泌,有助于治疗变应性鼻炎

1.5 变应性鼻炎的相关基因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深入,许多证据表明AR具有多基因调控的特征,Zhang等研究发现,在13号染色体13q14位置,存在与血清中IgE水平相关的基因PHF11,另有研究显示,在11q13、5q31及12q13.12q23.3等位置亦存在与IgE相关的基因等等。寻找特异性基因进行基因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1.6 变异性...

== 试读已结束,如需继续阅读敬请充值会员 ==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投稿,仅供下载参考,付费用户可查看完整且有格式内容!
(费用标准:38元/2月,98元/2年,微信支付秒开通!)
升级为会员即可查阅全文 。如需要查阅全文,请 免费注册登录会员
《鼻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热搜

《鼻炎的研究现状及进展.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文档下载
VIP免费下载文档

浏览记录